鋼絲繩受到強大的拉應力作用,通過卷繞系統時反復彎折和擠壓造成金屬疲勞,并且由于運動引起與滑輪或卷筒槽摩擦,經一段時間的使用,鋼絲繩表層的鋼絲首先出現缺陷。例如,斷絲、銹蝕磨損、變形等,使其他未斷鋼絲所受的拉力更大,疲勞與磨損更厲害,從而使斷絲速度加快。當鋼絲繩的斷絲數和變形發展到一定程度,鋼絲繩無法保證正常安全工作,就應該及時報廢、更新。
鋼絲繩使用安全程度由下述各項標準考核:斷絲的性質與數量;繩端斷絲情況;斷絲的局部密集程度;斷絲的增長率;繩股折斷情況;繩徑減小和繩芯折斷情況;彈性降低;外部及內部磨損程度;外部及內部腐蝕程度;變形情況;由于熱或電弧而造成的損壞情況;塑性伸長的增長率(見動畫演示)等。
鋼絲繩報廢標準如下:
1.斷絲數
鋼絲繩在任何一段節距內的斷絲數達到表6-7的數值時,應該及時報廢、更新。
表6-7鋼絲繩報廢斷絲數
注:
1 表中斷絲數是指細鋼絲,粗鋼絲每根相當于1.7根細鋼絲。
2 一個節距是指每股鋼絲繩繞一周的軸向距離。
2.銹蝕磨損、斷絲數折減
鋼絲繩銹蝕或磨損時,應將表6-7斷絲數按表6-8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報廢。
3.吊運危險品斷絲數減半
吊運熾熱金屬或危險品的鋼絲繩的報廢斷絲數應取一般起重機鋼絲繩報廢斷絲數的一半,其中包括鋼絲表面磨蝕進行的折減。
4.繩端部斷絲
當繩端或其附近出現斷絲(即使數量少),如果繩長允許,應將斷絲部位切去,重新安裝。
5.斷絲的局部聚集程度
如果斷絲聚集在小于一個節距的繩長內,或集中在任一繩股里,即使斷絲數比表6-7所列數值少,也應予以報廢。
6.斷絲的增長率
當斷絲數逐漸增加,其時間間隔趨短,應認真檢查并記錄斷絲增長情況,判明規律,確定報廢日期。
7.整股斷裂
鋼絲繩某一繩股整股斷裂,應予報廢。
8.磨損
當外層鋼絲磨損達40%,或由于磨損引起鋼絲繩直徑減小7%。
9.腐蝕
當鋼絲表面出現腐蝕深坑,或由于繩股生銹引起繩徑增加或減小。
10.繩芯損壞
由于繩芯損壞引起繩徑顯著減小、繩芯外露、繩芯擠出。
11.彈性降低
鋼絲繩彈性降低一般伴隨有下述現象:繩徑減小;繩節距伸長;鋼絲或繩股之間空隙減;繩股凹處出現細微褐色粉末;鋼絲繩明顯不易彎曲。
12.變形
鋼絲繩變形是指鋼絲繩失去正常形狀產生可見畸變,從外觀上看可分為以下幾種:波浪形,籠形畸變,繩股擠出,鋼絲擠出,繩徑局部增大,扭結,局部被壓扁,彎折。
13.過熱
過熱是指鋼絲繩受到電弧閃絡、過燒,或外表出現可識別的顏色改變等。電弧作用的鋼絲繩外表顏色與正常鋼絲繩難以區別,因而容易成為隱患。
鋼絲繩的破壞表現形態各異,多種原因交錯,每次檢驗均應對以上各項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按標準掌握。在更換新鋼絲繩前,應弄清并消除對鋼絲繩有不利影響的設備的缺陷。